影视娱乐资讯>>资讯>>内容

天赐的声音6剖析:音综“内容工业化”是创新突破,还是饮鸩止渴?

日期:2025-05-01 00:01:49    标签:  

在音综市场整体疲软的2024年,《天赐的声音6》以“黑马”之姿稳坐热歌榜,悄然改写着行业生存逻辑。这档走过六季的“元老级”节目,用一套“反套路”组合拳证明:音综不必依赖炒作,也能在算法时代杀出重围。

曾以“乐评人互怼”制造话题的《天赐》,第六季画风突变。点评环节从“唇枪舌战”转为“花式夸夸”,观众互动环节占比大幅提升。这种转变看似削弱戏剧性,实则精准踩中市场痛点——当观众对“剧本式冲突”审美疲劳,真诚的音乐表达与情感共鸣反而成为稀缺品。节目总导演坦言:“大家看音综是为了听歌,不是看吵架。”


《天赐6》深谙短视频时代的流量密码。节目将舞台切割为“纯享版”“无伴奏清唱”“后台彩排”等模块,通过“秒级切片”在抖音等平台精准投放。首期节目《跳楼机》被拆解为16条短视频,其中一条30秒高潮片段播放量破百万,直接带动完整版舞台流量增长300%。这种“为手机屏幕而生”的内容策略,让音综从电视逻辑转向算法逻辑,实现“以碎片养全片”的逆向传播。

节目选曲策略堪称“算法投机”:大量选用抖音热歌进行改编,再通过明星混搭制造化学反应。王睿卓与吉克隽逸合作《大山》,不仅联动浙江卫视《有歌2024》《乘风2025》两大IP,更在社交平台引发“隔空battle”话题,相关话题阅读量破5亿。这种“以老歌带新编,以明星带话题”的打法,让音综成为社交货币的制造机。


面对“套路化”“选曲同质化”的质疑,《天赐6》尝试破局。节目与“Z公益”合作,将藏区儿童音乐梦想融入舞台,用“音乐公益”提升价值感。这种尝试虽被批“形式大于内容”,却为音综开辟新赛道:当Z世代对单纯娱乐产生倦怠,承载社会价值的节目更易获得情感认同。

《天赐》的困境折射行业通病:过度依赖短视频神曲,导致原创力萎缩;工业化生产模式虽能降本增效,却可能扼杀创新。节目若想突破瓶颈,需在两方面发力:一是建立“去算法化”的原创音乐孵化机制,二是重启“专业主义”叙事,用音乐性而非话题性重塑行业权威。毕竟,音综的终极使命应是发现好音乐,而非制造热搜。

在算法吞噬一切的时代,《天赐的声音6》用一场“温柔的革命”证明:音综不必成为流量的奴隶,只要守住音乐本质,就能在短视频浪潮中站稳脚跟。这或许正是音综“常青树”给行业的最大启示。

相关花絮

骑士剧情网致力于提供最新电视剧剧情介绍 、电视剧分集剧情明星个人资料 Copyright @2008-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骑士剧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4100953号-28